
由生產力局營運的「中小企資援組」(SME ReachOut)已成立逾5年,共接觸逾71,000人次、與各行各業中小企進行逾11,000個一對一諮詢,經初步整合及分析後發現,當前中小企普遍面臨以下三項痛點:「資源及資助不足」、「升級轉型壓力」、「技術不足」。生產力局積極推出各項措施助中小企對症下藥,建構可持續發展能力,力撐中小企。

▲ 「中小企資援組」舉辦「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2024」,邀請超過80個展位同10場專題研討會,助中小企掌握申請資助要訣及最新科技方案。

▲ 「中小企資援組」不時約見中小企作小組交流,面對面傳授「求FUND」攻略。

▲ 生產力局《知創企業家 網絡》、「中小企資援組」及「ESG One」經常舉辦線上、實體活動及考察團等,邀請行業精英分享營商秘訣、如何利用科技解決企業痛點,助中小企建構業務能力。
中小企第一痛點:「資源及資助不足」
中小企一般規模較小,較難獲得貸款和注資,較易陷入資金短缺和資源不足的困境,從而限制了企業發展。尤其,資金不足成為中小企的首要痛點,雖然政府現時為中小企提供超過40多個資助計劃涵蓋研發創新、市場推廣、人才培訓及業務研展等多個領域,但中小企往往誤以為政府資助申請困難、擔心申請政府資助過程中文件準備繁複、或不清楚是否合資格,亦有部分中小企在過程中因文件準備不足而未能申請成功。
行業急需轉型 技術不足難起步
隨著市場需求急劇變化及科技不斷進步,中小企面臨著巨大的「升級轉型壓力」。傳統的生產及經營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市場需求,企業必須不斷創新,才能保持競爭力。然而,升級轉型需要充足資金及技術支持,對於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來說,「技術不足」包括缺乏技術人才、缺乏研發能力及技術落後是導致無法成事的重要原因,他們或許在如何轉型或需要升級哪一方面、尋找合適方案也一頭無緒,實行相關對策時既「踢腳」又「頭痕」,難以為企業開發技術或制定可持續發展策略,限制業務創新能力,導致無法追上發展步伐而失去市場份額。
生產力局免費服務 助中小企解決痛點
生產力局致力提升企業生產力和競爭力,助企業實現創新和可持續發展,針對以上痛點,中小企可透過生產力局多項具體措施包括「中小企資援組」、《知創企業家 網絡》及「ESG One」,全方位助中小企「止痛」、應對挑戰。

▲ 「中小企資援組」舉辦一系列「填FORM工作坊」,即場講解申請政府資助計劃所須注意事項,為中小企排解填表疑難。

▲ 生產力局首席市場總監兼新世代企業及技能發展部總經理馮嘉寶(圖左)及生產力局中小企一站通主管葉愛莉(圖右)雙雙鼓勵中小企透過生產力局的多元化服務及支援,提升業務能力,全面增強企業競爭力,並了解合適的政府資助計劃。
暢用「中小企資援組」服務 助資與技術共掌握
「中小企資援組」提供多項支援中小企的免費服務,包括「一對一」免費諮詢、「睇FORM」服務、「技術支援諮詢服務(TECH Buddy Meeting)」,協助企業配對合適的資助計劃方案,排解申請疑難,鼓勵他們善用政府提供的資助及支援,連結技術支援網,解決資金及技術需要,實現升級轉型。生產力局中小企一站通主管葉愛莉表示,歡迎中小企積極預約使用所需服務:「善用我們服務掌握『求FUND』攻略,檢閱申請表格,齊備文件,為申請做足準備。有見中小企資源有限,在了解合適的政府資助計劃及技術方案過程中遇到不同困難,『技術支援諮詢服務』會免費為企業初步提供在科技和商務方面的針對性建議方案,支持大家提升業務能力」。
祖祖媽月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Jan Tang表示透過「中小企資援組」提供的免費諮詢務成功配對合適政府資助及順暢申請的流程,避免走「冤枉」路:「團隊令我們了解到可以通過『中小企業市場推廣基金(EMF)』幫助,津貼參展展位租金及搭建費用,初時我們並沒有留意當中的申請細節,例如就參展項目,展位名稱必須與商業登記證一致,幸好獲『中小企資援組』提點」。

▲ 中小企可善用「中小企資援組」-「技術支援諮詢服務」獲取由專人提供初步建議方案,服務範疇例如數碼轉型、智能製造、電子商貿、網絡安全等。

▲ 「中小企資援組」外展小隊頻頻出動,「落區」提供免費「一對一」諮詢服務,助中小企「求FUND」。
緊貼《知創企業家 網絡》 技術交流創商機
《知創企業家 網絡》是專為中小企和初創公司而設的一站式交流平台,匯集行業專家,提供製造商支援、行業顧問及政府資助資訊,夥拍170+間商會及工商機構,成功舉辦40+場網絡及實體研討會、實地考察活動、針對不同行業技術發展的研討會,邀請嘉賓探討最新市場及行業趨勢、分享成功案例,並於網上提供免費科技或商務諮詢,總受惠人次逾20,000。生產力局首席市場總監兼新世代企業及技能發展部總經理馮嘉寶指出:「透過《知創企業家 網絡》,企業及行業專家互相分享最新的技術應用和策略,中小微企及初創企業可獲取針對技術轉型和市場發展的商業解決方案,助各方擴建營商脈絡,共同探索新機遇」。
中大中鳴(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嘉鏘成功透過參與「《知創企業家 網絡》-深圳商聚考察團」擴建人脈圈,了解巨企技術,他表示:「感謝生產力局安排深圳考察團,透過這個機會,參觀了多間科技公司,包括阿里巴巴、字節跳動及華為,讓我們了解他們的公司制度、文化及管理的理念,擴闊視野」。

▲ 祖祖媽月子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Jan Tang(圖左)、中大中鳴(香港)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梁嘉鏘(圖中)及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倪漢順(圖右)曾受惠於生產力局服務,支持中小企朋友充分利用。

▲ 各行各業中小企及初創企業亦可參與《知創企業家 網絡》各種活動,與一眾企業醫生交流,了解可行的技術方案,同時擴建人脈圈。

▲ 生產力局定期安排商聚考察團,領中小企「出海」探索國際巨企技術,認識升級轉型實例。
可持續發展夥伴 「ESG One」助延企業壽命
「ESG One」旨在為了支持香港打造一個更環保、更可持續發展的營商環境 ,透過連繫大中小型企業及業界組織,提供ESG最新資訊和解決方案諮詢服務,創造可持續的價值增長,攜手創建ESG生態圈。「ESG One」為企業提供一系列的增值服務提升企業的 ESG品牌價值,企業可進行「線上ESG自我評估」了解其可持續發展表現、善用「綠色名錄」及「電子徽章」對外展示ESG承諾、參加「聚匯」活動及「綠續升級教室」獲取最新ESG資訊、以及透過「綠色科技專區」尋找合適的綠色科技方案。
合適的ESG評估工具,可以讓中小企理解自身ESG狀況之餘,建立更可信及具競爭力的市場形象,從而吸引更多商機及資源。香港有機資源再生中心有限公司行政總裁倪漢順指出,善用「ESG One」的「綠色科技專區」有助企業尋找合適方案實現ESG發展:「同時平台亦會定期舉辦培訓課程及活動,邀請業界領袖分享最新ESG市場資訊、實踐技巧及實戰經驗,做到活學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