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工業貿易署攜手策動的「中小企資援組: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2025」於16/10 開幕。
轉載星島頭條(18/10)報導
在全球經濟快速轉變和新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香港中小企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機遇與轉型需要,有見及此,香港生產力促進局與工業貿易署合辦的「中小企資援組:政府資助與科技博覽2025」日前正式揭幕,今年報名人數突破6,000人次,反映業界對政府資助計劃和科技升級服務的殷切需求。博覽會匯聚超過80間政府資助部門、科技展商及資助基金執行機構,設立五大主題展區,協助企業把握數碼轉型、人工智能、跨境電商及知識產權等關鍵發展機遇,並透過特區政府多項支援措施,推動中小企開拓「一帶一路」、東盟等新興市場。
博覽會匯聚80間機構 設五大主題展區
今屆博覽會以「中小企『智』造未來」為主題,匯聚超過80間來自政府資助部門、科技展商及資助基金執行機構參展。現場設立五大主題展區,包括「求FUND專區」、「出海拓展」、「綠續發展」、「數碼轉型」,以及「跨境電商與零售科技」,同時聚焦於AI、新零售科技及IP品牌三大新興焦點,協助企業把握市場拓展、人工智能、數碼轉型、跨境電商及知識產權等關鍵發展機遇。
「求FUND專區」讓現場企業可以一站式了解BUD專項基金、電商易、新型工業化資助計劃的最新資訊,並在現場進行免費諮詢。「出海拓展專區」特邀內地及東盟商務代表分享實戰經驗,助力企業精準布局新市場,尤其是全球南方、「一帶一路」市場及新興經濟體,為拓展海外業務提供策略導航。博覽會重點展示AI數字人互動演示、跨境電商平台直播示範及數碼營銷方案,讓企業掌握科技應用方案及最新營銷趨勢。

現場設立五大主題展區,包括「求FUND專區」、「出海拓展」、「綠續發展」、「數碼轉型」,以及「跨境電商與零售科技」。
政府注資14.3億元 擴大BUD專項基金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在活動上致辭時表示,在全球經濟快速轉變及新科技蓬勃發展的時代,中小企需要靈活應變及積極轉型升級。政府一直致力支援中小企升級,主動開拓海外市場,並透過新科技提升營運效率及市場競爭力。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主席陳祖恒議員
今年施政報告宣布向「BUD專項基金」注資14.3億元,並擴大資助地域範圍,覆蓋多8個包括「一帶一路」國家在內的經濟體,為中小企提供更多資源開拓新市場。政府亦將設立「經貿一站通」平台,聯合經濟貿易辦事處、投資推廣署及貿發局的海外辦事處組成功能平台,主動組織本地中小企、初創企業進行更多海外商務考察尋找商機。政府亦再推出還息不還本及延長八成信貸擔保產品申請的措施。
是次活動為中小企提供機會與合作方或顧客接觸
邀請多位業界人士討論電商、一帶一路經濟等議題。
博覽會設有12場專題研討會,讓參加者與專家即場交流,全面掌握科技應用、數碼升級轉型、跨境電商、政府資助及ESG等範疇的最新資訊。
數碼科技已成為驅動現代經濟的核心引擎,人工智能、雲端運算、電子商務等技術正重塑商業模式與消費行為。政府將於未來三年透過香港貿易發展局在內地及東盟電商市場繼續舉行「香港好物節」,推廣香港品牌,助力中小企業拓展內地及東盟電商銷售渠道。政府同時透過四個中小企服務中心、工業貿易署的營商導師計劃和貿發局的電子商務快綫,加強培訓和諮詢服務,並會推行「創意·電商無限」計劃,以及提供一站式商業配對及轉介服務,強化港商與電商服務商對接,創造更多發展機遇。

有機構提供進入內地市場發展的支援服務
低空經濟科技館吸引很多人士進場參觀